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92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8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耳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2922
  • 国内刊号:11-488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DPOAE未通过新生儿声导抗与耳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DPOAE未通过新生儿,用226Hz及1000Hz不同探测音声导抗与耳镜检查的结果分析,探讨不同探测音声导抗在评价新生儿中耳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DPOAE未通过的新生儿71例(120耳),分别进行226Hz、1000Hz探测音的声导抗检查,绘制鼓室导抗图,同时对该120耳行硬性耳内镜检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耳中硬性耳内镜检查正常79耳,异常41耳,异常率为34.......

    作者:姜岚;张可;韩富根 刊期: 2015- 04

  • 长治地区19113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

    目的:用耳聋基因芯片方法检测19113名新生儿是否存在中国人常见耳聋基因的异常。方法采集2013年6月-12月长治市辖区内出生的19113名新生儿足跟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_191del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

    作者:李晓泽;马卫平;胡志鹏;药泽蓉;魏魏 刊期: 2015- 04

  • 临床护理路径在外耳再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耳再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外耳再造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作者:孟庆芳;刘学红 刊期: 2015- 04

  • 雌激素对模拟航天环境听觉器官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及飞船舱内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听觉电生理与超微结构的影响,及雌激素对上述复合因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其中A组(失重+噪声组)12只,B组(雌激素+失重+噪声组)12只,C组(对照组)8只。A组、B组动物均粘尾悬吊模拟失重,同时模拟飞船舱内噪声暴露8周,B组动物在此基础上每周两次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2mg/只,首剂加倍,至暴露结束。分别于暴露前......

    作者:张驰;吴玮;韩浩伦;王刚;周丽斌;王鸿南;李保卫;丁瑞英 刊期: 2015- 04

  • 不同方法构建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的对比研究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动物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目标建模的有效方法。方法80只豚鼠分成四组,每组20只,包括手术单耳建模,手术双耳建模,注射醛固酮组,注射血管加压素组。1月后,取存活的豚鼠的颞骨,分别进行火棉胶和冰冻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建模状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组间动物的成活率、建模的成功率、耳蜗积水特点、以及制片因素对成像效果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的方法可......

    作者:蒋子栋;高帆;孙程成 刊期: 2015- 04

  • CX26第86位氨基酸多态性与遗传性聋相关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在细胞生物学水平,对第86位氨基酸分别为Thr,Ser,Arg的CX26蛋白的膜定位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进而结合临床数据分析该位点不同多态性突变的潜在致聋可能性。方法本研究借助GFP融合型慢病毒表达系统,分别将第86位氨基酸为Thr,Ser,Arg的CX26-GFP融合蛋白在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膜定位现象。结果第86位氨基酸发生Ser突变后,......

    作者:时晰;董燕粉;邱士伟;庄伟;乔月华 刊期: 2015- 04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核因子-κβ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中耳胆脂瘤中核因子-κβ(NF-κβ)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探究上皮炎症反应在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中耳胆脂瘤干预治疗措施。方法中耳胆脂瘤手术中收集中耳胆脂瘤标本23例及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1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验两种标本中NF-κβ和RAGE表达分布。结果胆脂瘤上皮组织中NF-κβ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两者NF-κβ阳性平均光密度分别为......

    作者:廖军;林昶 刊期: 2015- 04

  • 组胺受体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组胺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活性信号分子,其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在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组胺受体有4型,H1-4,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1]组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参与调解过敏反应、胃酸分泌、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以组胺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被用于抗过敏、抗胃酸、止晕、止吐及镇静等[2]。针对组胺受体的抗眩晕药物,一直是眩晕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作者:王凯;刘俊秀;马芙蓉 刊期: 2015- 04

  • 基因治疗技术发展在耳聋治疗研究方面的应用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界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从而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基因治疗的概念早是在1972年由Friedmann和Roblin提出[1]。既往以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HR)修复机制为基础的基因打靶(genetargeting)技术在研究基因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用于基因治疗的探索。近几年基于同源重组修复机制和不依赖......

    作者:蒋刈;籍灵超;李北成;戴朴;韩东一 刊期: 2015- 04

  • 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研究进展

    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各层面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合理检测与评估,是了解其音乐感知特征、探索其感知规律、进而提升其感知能力的前提。本文以音乐自身特点及其对应的物理属性为线索,对当前国内外有关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评估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与总结。在现行评估体系简介、测试材料制作、与乐音属性(音高、音色、时长)相关的研究成果等几方面加以阐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所存在的......

    作者:屈歌;于萍;李佳楠;杨仕明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