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92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8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2922
- 国内刊号:11-488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
作者:刘军;韩冰;韩东一;武文明;刘良发;余新光;黄德亮;杨伟炎 刊期: 2006- 01
-
断桥式乳突根治术中用带蒂颞肌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恢复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解剖结构的方法,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方法用带蒂颞肌骨片对47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结果47例(耳)病人术后经0.5~3年随访,12耳听力提高15dB(25.53%),15耳提高20dB(31.91%),7耳提高30dB(14.89%),3耳提高40dB(6.38%),2耳提高5......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恩东;孙彩波;姜喜刚;孙国巨 刊期: 2006- 01
-
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30例由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以鼓膜内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行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并经导管吹入泼尼松龙和玻璃酸钠混合液体2ml,隔日1次,共7~10次,检查咽鼓管功能及鼓膜形态,检测听力,评估耳鸣及耳闭塞感变化.结果30例咽鼓管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鼓膜内陷不同程度缓解,无粘连发生.纯音听阈(0.5......
作者:刘海龙;孙长春;尚国球 刊期: 2006- 01
-
31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317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01耳,其中细菌293耳,真菌8耳;无细菌生长16耳.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9耳(占28.1%),金黄色葡萄球菌83耳(占26.2%),铜绿假单胞菌46耳(占14.5%),......
作者:江广理;廖康;樊韵平;陈锡辉 刊期: 2006- 01
-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目的总结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316耳外伤性鼓膜穿孔法医学鉴定资料.结果确诊外伤性鼓膜穿孔237耳,穿孔愈合50耳,穿孔合并感染6耳,排除穿孔11耳,8例(耳)排除与所受外伤的关系,3例(耳)无法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孔,1例(耳)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要点为:(1)有耳部或头部受伤史;(2)伴耳痛、耳聋、外耳道少量出血;(3)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孔特点......
作者:赵海源 刊期: 2006- 01
-
强次声波对豚鼠Corti器超微结构的损伤
目的观察强次声波对豚鼠Corti器超微结构的损伤情况.方法将豚鼠置于频率8Hz、强度为135dBSPL的次声声场中连续暴露90min.应用扫描电镜分别观测强次声波暴露后即刻(2h内)、2天和7天时动物Corti器超微结构的变化,计算各组耳蜗的受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扫描电镜下见各实验组动物Corti器感觉毛细胞纤毛缺失、散乱、倒伏,表皮板等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存活较长时期后,还可见到纤......
作者:冯勃;姜泗长;杨伟炎;韩东一;孙建和;张素珍 刊期: 2006- 01
-
耳蜗振动创伤后血迷路屏障变化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目的在动物模型中探讨电钻振动诱导听力减退的机制和可能的血迷路屏障变化.方法用电磁振荡器在5只豚鼠听泡上产生可重复的振动,其振动频率为250Hz,用复合动作电位评估其听功能,振动后3小时至4天用4.7特斯拉磁共振成像分析其血迷路屏障变化.静脉注射T1增强剂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atebismethvlamide(Gd-DTPA-BMA)作为血迷路......
作者:邹静;Ilmari Pyykk(o);P(a)ivi Sutinen;Esko Toppila 刊期: 2006- 01
-
实验性冲击波负压暴露后豚鼠耳蜗基底膜AChE和SDH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冲击波负压(BUP)暴露对豚鼠耳蜗基底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方法中等强度BUP重复暴露3次后2h~3d检测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然后处死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其耳蜗基底膜两种酶的活性产物的变化.结果负压峰值为-44.5kPs~-48.8kPa的BUP暴露后2h,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下神经末梢区域AChE活性产物明显减少,在负压暴露后24h和......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王正国;杨成;陈海斌;宁心;刘宝松 刊期: 2006- 01
-
盐皮质激素受体与内耳
生理条件下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主要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MR)发挥作用.MR属于类固醇/甲状腺/维生素A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受体超家族(steroid/thyroid/retinoidreceptorsuperfamilvofligand-dependenttranscriptionfactors)的一员.体内除了肾脏、结肠、唾液腺这些经典的靶组织以......
作者:李琦;黄德亮 刊期: 2006- 01
-
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可塑性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接受位于Corti's器上毛细胞传入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沿第八对颅神经-耳蜗神经传入到耳蜗核.从耳蜗核发出两条上行系统:丘系或称经典系统,它联系这一区域的亚核,如下丘外核与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核团之间的联系,而亚核之间也有多通道相互联系.丘系和非丘系系统均传导听觉信号到大脑皮层的听区,后者包括海马横回、颞上回和颞横回等区域[1].......
作者:刘敏;苏振忠;陈锡辉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钛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假体脱出原因分析
- 2 耳外科手术中吸引器产生噪声的评估
- 3 水杨酸钠可逆性抑制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电流
- 4 听力信息系统下新入伍人员听力水平基线数据分析
- 5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家系分析
- 6 经乳突面隐窝入路后鼓室相关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 7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 8 剪切力对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
- 9 自体臼枪柱状听骨的听力疗效观察
- 10 综合疗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分析
- 11 IL-18对大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NF-κB及Th2/Th1平衡的影响
- 12 伴有听力障碍的多残儿童人工耳蜗疗效分析
- 13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耳鸣变化及影响因素
- 14 神经转接与跨面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的手术进展
- 15 灰鼠下丘近场记录未观察到掩蔽级差(Masking Level Difference)现象
- 16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CT表现特点
- 17 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鼓室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 18 用AP-N1(或ABR波I)潜伏期检测响度重振
- 19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聘博士后启示
- 20 242例不同类型听力曲线耳鸣患者心理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