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耳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2922
  • 国内刊号:11-488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年第02期

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诊断及疗效评估

李欣;周慧芳;郭英;闫维芹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 眩晕, 前列地尔(凯时), 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高刺激率51次/s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诊断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及进行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成年人组50例,排除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系统疾病,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均正常;患者组50例,排除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角肿瘤等蜗后病变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ABR)系统测试.给予交替短声刺激,感觉级75 dB SL,大输出为130 dB peSPL.分别给予11、21、51、71次/s的ABR测试,左、右耳分别检测.患者组在应用凯时治疗两周后,再用同样方法复查ABR.结果 采用高刺激率51次/s ABR与11次/s ABR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的差值作为分析参数,患者的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正常人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高刺激率51次/s ABR测试,在波潜伏期、波间期以及波形异常的检出率上比11次/s ABR高.患者经治疗缓解后其波Ⅲ、Ⅴ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比发作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与常规低刺激率ABR相比,高刺激率ABR更有助于VBTIV的诊断.还可以监测VBTIV的预后,评价治疗效果,是VBTIV的客观而敏感的辅助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