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292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8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2922
- 国内刊号:11-488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2006年进入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标题
标题要求简洁明了,并提供有效信息,请尽量不要在标题中使用缩写和公式。
作者信息
若作者的姓名容易造成误会(比如有两个名字),请标注清楚。请在名字下方附上作者的所属机构地址(研究地点),每个所属机构的地址需尽量完整,并尽可能附上每个作者的电子邮箱地址。
请注明负责处理审阅及出版前后所有阶段的通讯作者。除电子邮箱地址和完整的邮寄地址外,通讯作者还需提供联系电话,联系方式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新。
摘要
论著中须含简明扼要的中、英文摘要,简要说明研究目的、结果和结论。摘要一般与正文分开书写,因此应独立成文。也正因如此,摘要里应避免出现引用。请避免使用不规范或不常见的缩略词,若必须使用,则需在其第一次出现在摘要里时写出全称。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关键词
每篇论文需要列出2~5个中英文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应该在摘要之后列出,用分号隔开。
前言
请陈述您的研究目标并提供一个合适的研究背景。请尽量避免过于详尽的文献综述,也不要总结研究成果。前言的内容和写作要求:
前言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①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②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③ 预期的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并突出该研究的创新性。
前言的写作要求:建议按照“研究意义、前人的研究进展和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的逻辑顺序书写。
研究材料与方法
请提供详细的研究方法,以便他人能重复研究结果。若使用之前文章发表过的研究方法,请注明参考文献,若有研究方法有所修改,则需有文字说明。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也应在此本部分进行说明。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应当简明清晰。对阳性和阴性结果都应该进行描述。
讨论
讨论部分应该探索研究结果的意义,而不是重复一遍别人的研究结果。它应该简明扼要,论证严密。也可以将研究结果与讨论两部分合并写。这一部分请避免过度引用和讨论已发表的文章。
结论
文章的主要结论需以一个简短的“结论”小节的形式呈现。结论部分可独立成节,也可作为“讨论”或“研究成果与讨论”部分的细分小节出现。
致谢
请在文章末尾、引用文献之前用一个单独的小节致谢。请不要在标题页,标题脚注或其他地方致谢。请在致谢部分列出对研究有所帮助的个人(如提供了语言帮助、写作帮助或校对等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
按文内引用的先后排序,请确保文内引用的每一个文献都能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反之亦然);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请勿引用;全部文献以英文列出,中文参考文献每条下方紧跟列出英文翻译对照;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多于3人时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中华耳科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耳科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耳科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分泌性中耳炎并发乳突囊肿1例
分泌性中耳炎常并发粘连性中耳炎、听骨坏死、胆固醇肉芽肿等,发生乳突囊肿极为罕见,我科近遇1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健;韩明其;陈著声;陈郁敏;王乃军;康宗辉 刊期: 2006- 02
-
外伤性听骨链中断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外伤性听骨链中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听骨链中断的病人进行手术重建听骨链,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气导听力提高20dB的3例;提高16.3dB的1例;提高10dB的1例;1例在出院时听力提高了23.3dB,1月后听力下降,考虑听骨链又有中断.结论听骨链中断的病人,在头、耳部外伤治疗一月后仍呈传导性耳聋,应考虑听骨链中断,即行手术探查.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重建听骨链.......
作者:张庆泉;文真;张杰;邢建平 刊期: 2004- 02
-
刺激声间隔觉察阈测试在听神经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刺激声间隔觉察测试(RandomGapDetectionTest,RGDT)方法并对健听青年人、感音性聋患者及听神经病患者的听觉间隔觉察阈(Gaps-in-Noise,GIN)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在噪声下改变间隔时间的长短来检测受试者听觉系统的时间整合能力。噪声间隔的改变采用的是一种自适应的调节方式,即连续两次选择正确则增加测试难度,缩短间隔时间;若一次选择错误则降低测试难度......
作者:于澜;冀飞;史伟;王洪阳;尹自芳;王大勇;王秋菊 刊期: 2014- 02
-
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小听神经瘤2例
1引言听神经瘤为主要起源于内听道前庭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亦称前庭神经鞘膜瘤。如果桥小脑角肿瘤大直径为1-15mm,则为小听神经瘤[1]。听神经瘤常见的症状为听力下降,约占95%[2],但其中7-20%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3,4,5]。本文报告2例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小听神经瘤,以期为突发性聋的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作者:索利敏;靳玲;张艳廷;韩佳佳;甄俊平;牛金亮;李青峰;赵长青 刊期: 2014- 02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的损害作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AmAn)是一类经典的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但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以往的研究认为AmAn的耳毒性仅仅针对内耳毛细胞并可引起继发的延迟性螺旋神经节细胞(SGNs)死亡。但是随着关于AmAn耳毒性和对耳蜗其他细胞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耳蜗内支持细胞的损害也是引起SGNs延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发现,不同的AmAn对内耳的损害方式不同,以硫酸链霉素为代表的少数AmAn可以不......
作者:高可雷;丁大连;李鹏;孙虹;Richard Salvi 刊期: 2015- 01
-
应用SRM-Ⅳ进行速度阶梯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是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的全自动化设备。该设备还可以作为转椅进行速度阶梯试验,探讨使用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进行速度阶梯试验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就诊的眩晕患者48例和正常对照者20例,随机先后使用传统转椅及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治疗系统进行速度阶梯试验,计算双侧半规管不对称比。Stata软......
作者:孙勍;杨玉兰;孙悍军;彭新;戴静;李娜;马丽涛;单希征 刊期: 2014- 03
-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字表的等价性研究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单音节言语识别测听材料的录音版本进行等价性临床验证,以获得良好的测试信度.方法对编制好的30张单音节字表(每张表包含25个单音节字)进行数字化录音和处理,调整各测试表的均方根强度.选择60名听力正常人进行等价性实验.每位受试者在6个不同给声强度以随机顺序聆听30张字表.每张字表在言语听力级-8dB、-2dB、4dB、8dB、14dB、20dB等6个言语听力级上进行测试,每个强度测试......
作者:冀飞;郗昕;陈艾婷;许箭;仇春燕;韩东一 刊期: 2008- 01
-
人工鼓膜:从伟大的发明到骗人的手段
把一种物质放在外耳道内或残余鼓膜表面,以提高听力和减少耳漏,这种物质被称做人工鼓膜(artificialtympanicmembrane).关于人工鼓膜的报道早可追溯到1640年,但是,直到19世纪人工鼓膜才被广泛应用.在整个19世纪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处充斥着人工鼓膜的广告,原本是一些病人的聪明发明,到后来却变成了庸医为牟取暴利的骗人手段,人工鼓膜的发展也象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经历了从严肃到......
作者:王洪田;韩冰;王荣光 刊期: 2003- 04
-
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徽所标(设计说明)
......
作者: 刊期: 2003- 01
-
万古霉素对幼儿听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的使用对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急性感染患儿,治疗方案中使用万古霉素的患儿22名,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进行听力学检测,分析患儿用药前后、伴随用药、不同用药时长的听力阈值、阈值潜伏期情况;比较万古霉素近期药效对听力的影响;分析用药后肝肾功异常情况与听力学的关系。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杨扬;周怡;张杰;刘冰;刘海红;张亚梅;刘世琳;张晓絮;陈敏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人体静态眼球反旋转反应的初步观察
- 2 先天性耳畸形颞骨解剖特点与耳科医生培养
- 3 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 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 5 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
- 6 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客观评估方法的探讨--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4第一季度学术活动纪要
- 7 听骨链重建材料的历史与现状
- 8 MUC5AC和TNF-α在大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 9 噪声引起小型猪耳蜗炎症复合体的激活 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 10 前期治疗对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影响
- 11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语音识别研究
- 12 豚鼠前庭椭圆囊器官在庆大霉素损伤后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
- 13 助听后Chirp ABR阈值和行为测听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 14 94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 15 Smad4 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前庭终器形态学研究
- 16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17 豚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耳蜗组织中糖皮质激素体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18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诊断和治疗
- 19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短期疗效分析
- 20 135例听力障碍大学生聋病易感基因检测结果分析